5個給新手插畫家的陪伴生存指南✨

前幾天受邀回母校分享,想說也趁這個機會好好地把開始經營插畫、繪本這段日子的種種感觸梳理梳理,並在離開前留下記錄。之於我而言,大概就是一種打包收束,然後好好整裝待發下一趟旅程的概念。

從研究所二年級開始接觸繪本、口試畢業到成為自由工作者,一晃眼也五年了,具體積累了什麼好像也很難一語道盡,而今天的文章就是想跟大家分享我這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日子裡收穫的一些想法,或許你可以把它們當做是你進入這個行業的一些參考指南,讓自己在走這段路時不會那麼徬徨與孤單,那我們就繼續看下去吧!

多看、多聽、多接觸

我記得我研究所剛畢業時花了一段時間找工作,最後才下定決心要繼續鑽研插畫繪本專業,也正是那時候意識到自己對於這個領域專業知識上的匱乏。雖然已經有一些插畫接案或繪本創作上的經驗,但你說我有100%的底氣與十足的知識背景去支撐我的創作或是與業主溝通嗎?我覺得不然,所以我在初期花了很多時間進修,聽了很多繪本、兒童文學相關的講座與課程,也去接觸一些插畫經營、圖像授權、智慧財產權相關的分享。畢竟某種程度上,成為自由工作者就像是經營一人公司般,能夠理解的越多,與其他單位溝通合作時,你才知道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又有哪些是可以溝通調整的。我覺得那是對於自己的一種保障,你當然可以透過事件的發生學習,但我傾向如果我可以先有一些了解與認識,或許相關事件可以避免或發生後造成的影響可以減少許多。

另一個好處是審美經驗的累積,有時候我們習慣傾向某一類型的作品,以致於我們的世界裡就只存在某個面向,但透過不同的講座、不同老師的觀點分享,即便是同一本書、同一部作品,也都能產生不同詮釋的趣味,而在這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欣賞一個作品或者是在創作過程中去觀看調整自己作品的角度也會逐步調整。有時候我認為專業跟一般人的差異其實就是在於對於細節的追求,如果你只是圈外人,你可能不會注意到這些,看到的可能也只是某個表面,但當你越往更深的地方走去,就有越來越多寶藏等待你挖掘。

還有人脈的積累,雖然這麼說可能有點武斷,但很多時候許多事情的成與不成,關鍵就在於你有沒有累積相關的人脈連結。當你認識某個關鍵人物,無論是有意為之或是因緣際會之下促成,都可能為你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機會與可能。而對於一些你有興趣的產業相關活動保有一定的參與度,對於這樣的人脈累積是有一定的幫助的。我知道很多創作者都如我一般獨來獨往,不那麼常參與一些集體公開的活動,所以你可以選擇一些你感興趣的、可以學習的場合去接觸認識更多這個產業相關的人事物。

找到施力的擅場再慢慢拓展

當我重新回顧我的發展歷程,我發現我後來接觸的很多工作都是以「圖像說故事」這個核心開展而來的,當然繪本是一大宗。我在協助職涯諮詢的過程中常會問來諮商的小夥伴一個問題:「你希望你的創作被應用在哪裡?」多半的小夥伴其實很難一時間給一個具體的答案,或是這麼也行、那個也好,但對於相關的延伸都沒有對應的累積。插畫能運用的範疇很廣,但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夠超前想像它被運用的狀態是什麼模樣,所以像我是以繪本創作為主的創作者,我在真正發跡前就有許多繪本相關的作品,它們都只是一些樣書、尚未被大量出版的狀態,但出版社就可以經由這些樣書猜想實際出版的可能性。商業合作也是如此,當一個製作杯子的廠商在我的網站或粉絲專頁裡頭看到無論是真的還是mockup的杯子樣本,他或許就會對我的作品產生興趣進一步發出邀約,而不是僅僅是丟一些圖讓他自行想像。老實說,省力是互相的,你幫別人解決他的困難,你就為自己減少許多困難。

當你有一個發展主力時,別人就能夠透過這個主力來認識你,進一步發出更多元的邀請,舉例來說:像我的作品以繪本為主,所以就會收到一些出版相關的邀約,而繪本是由一系列插畫構成,所以插畫相關的案子我也可以參與,進一步延伸成為商品、活動視覺、空間視覺等等應用,再來就是把這些經驗整理之後變成分享的題材,而這會帶來一些教學、演講相關的機會。你說我做很多事嗎?是,也不是,因為對於我而言它們都是由同一個核心開展出來的成果。

風格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如果你去參加插畫設計相關的講座,這個問題幾乎是被問到爛掉:「請問要如何找到自己的風格?」而問這個問題的人常常是初入這個領域不久,或是在圈外觀望許久仍猶豫不決不敢踏進來的夥伴,我自己在插畫學習的歷程中也曾問過自己無數次這個問題,但老實說,沒有人可以給你一個標準答案。我們當然可以很表面地去拆分,這種類型的插畫就是A風格;那種類型的插畫就是B風格,然後C、D、E、F.......但問題是這都是很表面地看,你可以僅就顏色、線條就說這是什麼風格、那是什麼風格,但是什麼背景故事讓一個創作者慢慢發展出這個風格卻很少人聞問,多數人可能單純覺得這個風格我喜歡,或甚至只是因為這個風格是大眾的菜所以我要,但搞不好你根本不是這樣的人,你只是把自己硬塞到某種被標籤定義後的框框裡之後,就定型自己、依照這樣的方式接案創作。這樣的行為之於我而言,就有點像是網紅為了吸引流量而戴起某種多數人偏好的面具,但私底下的他根本不是如此,那真的由衷地期盼你不會被看到私底下的模樣,或說你真的fake it until make it 。

至於風格要如何摸索累積呢?這是我自己偶然發現的方式,供大家參考。幾年前,我從德國交換回來,在整理開箱行李的過程中,我把一些這趟旅程採購的戰利品(繪本阿、文宣阿、明信片阿等等)攤開來,我發現這些戰利品都有一些共通的特質,可能是印製的手法、使用的顏色、講述的題材、版面的安排等等,各式各樣看似截然不同,卻隱約有一些交集的本質。我就在整理的過程中進一步詢問自己為何這些特質會吸引我?而我又該如何把這些特質放進我的作品裡頭?畢竟能吸引自己的作品,才有可能吸引別人。

行銷很重要,但不要過度追求數字而丟失自己

身為一個企管廣告出生的創作者,我已經相對於多數創作者幸運的多。幸運在於我很早就接觸一些商業行銷的思維訓練,儘管本質上還是流著藝術家的血液(?)我在自己的講座分享時常常提到,一個好的創作者做出好的作品其實只完成了50%的工作,把你的好作品透過合適的渠道展示給對的人看才真正完成100%。在真正接觸到消費者之前,我們無法確知自己的受眾輪廓究竟是什麼模樣。可怕的是,因為不知道就拒絕知道,並認為伯樂就會以從天而降的姿態迸出,然後給予你提攜。或許這種神話般的際遇在過去偶有發生,但檯面上多數創作者都是緊抓著每一次珍稀的機會,好好地展現自己讓合適的人看見。我們無法確知這個人會在哪裡看見我們,所以盡可能地把自己放在不同渠道去嘗試看看,或許你的伯樂不在臉書、IG,而是在抖音也說不定,但盡自己所能地讓其他人有機會看見自己,進一步發出邀請,是一件我認為重要的事。

50/50的意思之於我而言是兩者並行而不容偏廢,怎麼說呢?有時候我們以創作為職的過程中會容易矯枉過正,開始執著於行銷上的數字,每天關注自己又多了幾個追蹤,新增了幾個粉絲,而心情也隨之起伏跌宕,然後就花更多力氣在追求數字上,但真正重要的卻不是數字,而是你是否能藉由分享你的創作逐步和喜歡你的群眾接近,凝聚一群願意用他們的資源繼續支持你創作的小夥伴們。試問你想要1萬殭屍粉絲,但沒有一個願意為你花一毛錢?還是1000個願意為你花上一筆費用購買或支持你的死忠鐵粉呢?想想答案應該就不言而喻了吧。

讓心漸漸強大,活出理想生活

在這段摸索創作與職涯的過程中,我花了很多時間進修身心靈相關課程並大量閱讀相關的書籍。不是說你非得把資源投注在這些地方不可,但很多時候遭遇的困境往往都是來自心的匱乏。有時候我覺得人就像是一個搭載著GPS的靈魂載具,靈魂可能有一些想藉由這輩子體驗或實踐的事情,所以運用這個擁有自由意志的肉身去完成,但人卻常處在與GPS斷聯的狀態,而呈現覺得人生沒目標、不知道該何去何從的窘境。如果你現在就是呈現這個狀態,別擔心,你絕對不是唯一,你身旁的許多芸芸眾生可能都是如此,只是現在的你可以選擇要這樣活著還是另尋出路,而你永遠都有選擇

我發現當心逐漸強大起來,你會對於自己感到一種油然而生的自信,這種自信是與為了掩蓋匱乏與自卑衍生的自負不同,是一種扎扎實實地明白自己擁有什麼並傾向在人生旅程中追求與實踐什麼的確定感。有一天,我騎著腳踏車去附近的咖啡廳辦公的路上,突然感受到一種快樂,灑小花的那種快樂。我嘗試釐清這種快樂的源頭,我發現是一種喜歡自己的生活狀態所帶來的反饋。從找不到正職工作的困頓、疫情肆虐下的警醒,到慢慢建立起多重收入來源、找到自己的步調,過上自由接案的彈性生活,這一切得來不易,但值得追尋,關鍵在於:心的強大,相信你值得過上你的理想生活。

啦哩拉雜地寫下了五個我在這五年間的一些收穫,嘗試把它們輸出成文字讓更多人看見,並不是說這就是標準答案,畢竟這世上沒有什麼絕對的標準答案,任何事情都有被推翻的可能,但你絕對有資格找尋你心目中最踏實而喜悅的答案。


推薦課程

思想是因,與思想相一致的人生和境遇是果。當「因」沒有被調整前,你所遭遇的境遇十之八九不會改變太多,這也是讓人覺得深困其中的原因。如果你打從心底不相信做喜歡的事能夠為你帶來足夠豐盛的生活,那麼你必然也無法破除這個魔咒。

【誰說藝術家一定窮?】系列讀書會為喜歡創作、想從事創作、發展個人品牌、經營自媒體、想看書但又沒時間的人挑選的一系列書籍,透過四堂讀書會的時間有系統地分享書中知識結合講者個人經驗,讓參與的讀者能夠一步步練習,朝理想生活邁進,打破藝術家非得窮愁潦倒的集體潛意識!

✨系列優惠報名中,歡迎推薦給你覺得適合的夥伴!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想要獲得優質的內容來提升自己,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


我是一名半路從商學院殺出的國際插畫藝術家,我會在這裡持續地更新與插畫相關的大小事。如果想第一時間看到最新的文章,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按讚追蹤我的IG、臉書,也歡迎到我的商店和官網走走看看唷!

👉訂閱電子報:Moriの心靈報報

👉追蹤我的IG:Mori 三木森 | 插畫 | 繪本 | 設計 | 圖像敘事

👉一對一諮詢:打造插畫設計理想生活

👉聆聽我的Podcast頻道:Mori的插畫療癒樹

👉按讚我的FB:三木森 Mori Mori Illustration

👉逛逛我的商城:MoriのSHOP

👉瞧瞧我的官網:Mori Chiang illustration

👉更多關於我:https://linktr.ee/morimoriillustration

Previous
Previous

{Mori in Paris}: 第一週的感受與發現✨

Next
Next

✨🌞做自己的太陽,你就能當別人的光🌞✨